什麼是三叉神經?
三叉神經為混合神經,是第5對腦神經,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,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運動兩種纖維
支配臉部、口腔、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,並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
三叉神經由眼支(第一支)、上頜支(第二支)和下頜支(第三支)匯合而成,分別支配眼瞼以上、眼瞼和上頜之間、上頜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
第1分支︰前額、上臉、眼球及鼻部
第2分支︰上唇、下臉、鼻旁、上排牙槽及其牙齦
第3分支︰下唇、耳前、額部、下排牙槽及其牙齦與舌
															
															三叉神經痛的主要成因
原發性:
- 血管曲張
 
繼發性:
- 多發性硬化症
 - 腦幹腫瘤
 
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高危一族
- 有家族病史
 - 超過50歲
 - 女性
 - 高膽固醇
 - 高血壓
 - 糖尿病
 - 抽煙者
 
三叉神經痛的特徵
沒有徵兆:
三叉神經痛楚一般驟然發作,無任何先兆,多為一側
易被某些動作或外界環境觸發:如空氣流、咀嚼、温度轉變等
短暫但劇烈:
病人常會形容痛楚如被火燒、被針剌、被電撃或被刀刺等
伴有其他症狀:
痛楚出現時,常伴有面肌抽搐、流淚、流口水、面潮紅、結膜充血等症狀
可能越來越嚴重:
隨著病情的加重,間歇期愈來愈短,發作期會愈加頻繁
三叉神經痛的徵狀
- 約六成個案的痛楚是由嘴角一直伸延至顎骨
 - 約三成個案的痛楚是由上唇或犬齒一直伸延至眼或眼眉位置
 - 少於5%個案的痛楚會影響到眼神經
 
常見觸發點
- 咀嚼
 - 說話
 - 笑
 - 飲用熱或冷的飲品
 - 觸摸
 - 剃鬚
 - 刷牙
 - 空氣流
 - 温度轉變
 
三叉神經痛常見嗎?
- 研究顯示,每年,每10萬人當中,便有約12人患上三叉神經痛
 - 以本港人口推算,每年約有800多宗新症
 - 但由於港人對此症認知不足,相信大部分個案仍未被確診
 
三叉神經痛常與其他疾症混淆
- 三叉神經痛
 - 牙痛
 - 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
 
如何診斷三叉神經痛
三叉神經痛的診斷雖然不難,但誤診亦常有發生
醫生主要靠臨床診斷,但有時必須配合X光檢查,電腦掃描、磁力共振造影檢查來幫助診斷 
此外,醫生必須排除腫瘤的可能性,如聽神經纖維瘤、膽脂瘤、血管瘤、腦膜瘤或皮樣囊腫等